大西北剿匪记

发布时间:2025-03-20 来源:党建工作

 

  新疆是我国五个少量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我国疆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平和解放后,对重生的公民政权要挟最大的便是乌斯满匪帮。

  乌斯满,哈萨克族员,家境尚可,年轻时以贩牛马羊为生,略懂汉语,渐渐的变成为新疆阿尔泰哈萨克牧民领袖,后“半官半匪”,占据北疆数十年。1939年,乌斯满跟从部落参与了抵挡军阀盛世才政权的可可托海暴动。

  1940年4月,乌斯满带领40余名同部落牧民流亡到哈热布里根,渡过额尔齐斯河回到自己的冬草场库尔特,尔后在该地昼伏夜出、四处抢掠。他给予自己的部下在草原上掠夺、杀人的权力,靠这样既打新疆省军又掠夺牧民的手法,日益壮大起来。

  到1940年9月,乌斯满部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装备力气。1942年3月,新疆省军劝降乌斯满未遂,派一队蒙古马队前来征伐,被乌斯满打败,乌斯满名声大噪,实力大增。

  1947年,乌斯满匪帮与军新疆警备司令宋希濂勾通,张狂进攻三区革新地之一的阿山(阿勒泰),残杀平民百姓。尔后,乌斯满自愿参与美特务马克南特务安排,杀辱尔、哈萨克公民,损坏民族团结。

  1949年9月,乌斯满带领大批部落群迁徙到新疆镇西,见到了早已妄图暴动的尧乐博斯。尧乐博斯原为哈密专员,在当地有很大实力。他对乌斯满周到照顾,支撑粮草,还屡次同乌斯满一道到美国领事马克南此人其实便是中情局奸细处开会。马克南容许他们,美国可以用飞机帮助他们武器弹药,还给他们出主意,首先在新疆暴动,然后到甘肃、青海去。假如力气缺少,就带领装备力气进入巴基斯坦。会后,马克南还与他们合影,表明团结一心,但之后就跑得不见踪迹了。

  1949年11月,中心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了解了哈萨克族及乌斯满的状况,依据中心的民族政策,派当地开明人士阿买提·瓦吉提一行12人,去巴里坤湖畔与乌斯满诚谈,期望他遵循新疆平和解放协议,承受的领导,以民族利益为重,防止战祸,但遭到乌斯满回绝。此刻,乌斯满已集合5000余人、枪3000支,裹胁大众4.5万人。

  1950年初春,新疆公民政府再次派遣瓦黑提·胡尔曼拜等人去镇西做乌斯满、贾尼木汗的作业。贾尼木汗也是哈萨克族,曾任新疆省政府财政厅厅长,参与过伪军统特务安排。面临公民政府代表的苦口劝说,乌斯满面若冰霜,恶语相向,固执地与对立究竟。

  1950年3月26日清晨,第六军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搭车来到离哈密百里开外的该师第四十六团二营五连驻地,传达师党委剿匪会议的精力。当轿车行至车轱辘泉邻近一斜坡时,突遭乌斯满部50多名强盗的突击,轿车中弹抛锚,罗少伟等人敏捷跳出车厢反击。终因敌众我寡,除司机被俘外,其他人悉数献身。叛匪们惨绝人寰地对罗少伟进行毁尸灭迹,挖了他的双眼,割掉了他的器官,手法残暴,令人发指。

  王震得知后,责成新疆军区有关部门连夜赶到哈密了解状况,然后亲身起草电文向、作了陈述。闻讯非常震动,托付周恩来给罗少伟生前地点师发去唁电。

  之后,电示西北军区:“乌斯满匪首与美特有联系,应坚决消除之。”遵循中心和军委的指令,新疆军区建立剿匪指挥部,总指挥是榜首兵团司令王震,副总指挥赛福鼎,参谋长张希钦。

  北疆剿匪前哨指挥部也相继建立,总指挥为第六军军长罗元发。王震特意从迪化赶到北疆,和罗元发一同研讨拟定剿匪计划,指示:“六军要首先把窜犯奇台东北草场的叛匪予以消除,冲击敌人的反抗气焰,破坏他们进占迪化的诡计。”

  关于新疆境内反抗剩余实力的暴动及匪患,中心极为注重,屡次给予清晰指示。各族公民大众对匪患也是疾恶如仇,纷繁上书公民政府恳求剿除。为此,驻疆公民敏捷安排力气,投入剿匪奋斗。

  1950年4月初,乌斯满、尧乐博斯、贾尼木汗邀匪首十余人,举行塔尔苏会议,宣告“装备暴动”。他们杀马饮血盟誓,还做了一面旗号,上写“我们是的奴隶,是百战百胜的。假如献身了,就升入天堂。我们各个部落的领袖永久对立,包含子孙后代!”(今日的某族依然是这样反抗透顶)。

  他们拼凑了5个团,录用了各团团长,在伊吾、沁城、镇西一带调兵设卡,印制传单,造谣惑众。眶特暴动后,所到之地生灵涂炭,苦不堪言。仅迪化区域,乌斯满股匪就行劫450屡次,掠夺马匹90余匹、牛584头、羊19011只,焚毁房子30多间,大众伤亡30多人。土匪袭扰的伊吾、沁城、镇西、奇台、木垒河等县的4000多亩农田不能准时耕种。

  剿匪伊始,第六军军长罗元发任北疆前哨指挥,担任指挥北疆、东疆区域的剿匪奋斗,指挥部设在奇台。新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部队由农业区转入高寒牧业区作战,必须有满足的军力和物资保证,方能坚持优势。全军区共投入步、骑、炮、装甲、通讯、工兵、后勤等军力约2.5万人,轿车数百辆,坦克车多部,发动民工、民马、民驼数万。

  罗元发指挥剿匪部队在北疆区域分西线、东线两个战场对土匪进行大规模围歼。一边扫荡股匪、散匪,一边寻觅巨匪乌斯满。

  剿匪举动中,十七师副师长袁学凯带领四十九团、五十一团和战车团一部,在阜(康)奇(台)公路一侧的甘河子截击叛军400余人。其时,叛军正在烧火煮饭,炊烟暴露了他们的行迹。袁学凯敏捷指挥部队向土匪建议火力进犯。飞来的枪弹、炮弹精确射向匪群,敌兵丢掉饭碗,四散奔逃。匪首冶生林还想安排马队连进行反扑,但刚上马便被子弹打中了脑袋,其他土匪吓得匆忙上马狼奔豖突,但没办法脱节轿车和马队的骁勇追歼,最终,只得下马跪地求降。

  这一仗,仅用了3个小时,是榜首兵团入疆剿匪的大胜仗。一起,第十六师受命由奇台、木垒河、大石头方向行进,沿途与强盗作战34次,该部火力猛,战役力强,沉重冲击了土匪的反抗气焰。

  在东线,剿匪大军追风踏雪,不可阻挠。4月14目,团长任书田带领四十六团一营、二营和四十团三营,从芨芨台动身;副政治委员姜玉昆带领四十六团三营,从骆驼圈动身,两路部队直扑匪穴大红柳滩。当天,苍茫雪原一片皎白,分不清哪是沟哪是坎。任书田摊开地图,判别方位,才知道部队是在小红柳峡以南20公里处。他指令先头部队朝北边山头行进。

  这时,风雪更大了,温度降到零下三四十度。部队指战员们从内地来,穿戴单衣单鞋,缺少御寒防冻的经历,远程行军中,冻伤350多人,献身两人,战马伤亡100多匹。

  四十团三营是由少量民族兵士组成的,动身时每人多带了一双皮靴和毡筒,看到汉族兵士脚冻坏举动不便,便把皮靴、毡筒塞到汉族战友手中,把他们扶上马,自己步行行军。日暮时分,天寒露冷,部队来到红柳丛生的一个山沟露营,我们在雪中挖洞休憩。

  第二天,团长任书田、副政委姜玉昆和马队营营长司马义诺夫·买买提爬上山头调查敌情。合理司马义诺夫·买买提拿着望远镜调查时,飞来的枪弹把他手中的望远镜击碎了。

  本来,他们寻找了几天的土匪就在山后,昨晚隔条山梁竟未曾发现。任书田当即指令:一营从左边沿山脚进攻,三营从正面进攻,马队营沿右侧山沟向敌人建议突击。接到指令,步卒敏捷占据阵地,火力维护。马队兵士跃上马背,冲向土匪。

  其时,乌斯满正在和他的“难兄难弟”们议事,不知岗兵的枪声引来了。乌斯满

  匪兵有“立刻如狼,马下似羊”之说,善骑射、奔袭,有必定的战役力。但突如其来,攻势凌厉,他们来不及上马,就被打得晕头转向,四散窜逃。乌斯满带着群匪十分困难逃脱,刚抵达小堡村,又遭前来担任阻击的十七师部队、马队团、战车团痛击,损兵折将,乌斯满幸运带领少量土匪逃往他处。这一仗,歼敌100多名,俘虏31名,缉获家畜3万多头和大批弹药。

  5月14日,剿匪“前指”得到情报,乌斯满残匪北窜纸房、黑山头区域,遂调兵遣将,分兵三路清剿。西路,第五军四十团、第六军马队团一部,附战车4辆,从大石头、木垒河出动,经三昼夜艰苦行军,于17日下午占据大红柳峡,击退股匪主力400余人。

  南路,第四十九团三营经两昼夜急行军,于18日16时占据小红柳峡,卡住山口;东路,四十七团由镇西动身,经段家地、大芨芨台子,沿途边打边进,于17日20时占领纸房,堵截乌斯满窜向北塔山的退路。三路大军,直捣匪巢。

  乌斯满自知性命风险,重金赏格亡命之徒,率200余名土匪趁机向北塔窜逃。剿匪部队乘胜追击。5月26日,师长程悦长率十七师主力和第五军四十团、第六军马队团由奇台纸房、将军庙一线向北塔山跟踪追击。剿匪大军急行军三昼夜,横穿准噶尔盆地,经沙尔布拉克等地。

  5月30日,剿匪部队将土匪追至我国和蒙古公民共和国边境,与蒙古公民共和国边防军协同作战,夹攻乌匪。6月2日占领北塔山的达卡、哈台,歼匪多人,并俘虏一批土匪。一起,第五军马队团一个营由布尔根南下,进至乌音布拉克一线堵击。自诩善骑射的匪首乌斯满走投无路,由北塔山西折逃到戈壁大漠中,继而窜入苇泉、克泉区域。

  6月11日,四十团觅踪追击,激战7小时,土匪不支,甩掉粗笨物资、行李,溃逃到苦水泉、黑汉泉、大井等地。衔尾进击,见匪就歼。副政委姜玉昆带四十六团两个连通过一天行军,日暮时分抵达五鬼泉。连队正要架锅烧饭露营时,

  一位尔族老乡骑马向部队陈述说,正午乌斯满、贾尼木汗在五鬼泉吃饭,现在可能在小红柳沟。姜玉昆和兵士们决议中止歇息,当即追击。

  三更时分,冬风骤起,部队行进到一个山垭口时,前方忽然传来几声狗叫。姜玉昆决断指令七连上山预备阻击敌人,四连施行进攻。王连长带领四连摸进沟内。这时,疲惫的土匪大都在熟睡。兵士们向帐子包围,刚要发

  起进犯,敌人岗兵发现了,开枪报警。几顶帐子的灯火全灭了。瞬间,漆黑的峡谷中,枪声、炮声不断。对射击的土匪坚决消除,并极力防止伤及被裹胁的牧民。一些会讲哈语的兵士进行战场喊话:“上当的哈萨克族老乡们,不要怕,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部队,是各族公民的子弟兵。我们消除摧残公民的土匪乌斯满和贾尼木汗,是维护你们的。”

  战役只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打扫战场时,兵士们进入一座帐子,看见地上铺着一条精美的地毯,上面摆着的留声机、皮箱、缎被、布疋、元宝……相隔的一顶帐子里,一位妇女怀有小女子,呼天喊地嚎叫着。她正是匪首贾尼木汗的家人。据被俘的卫士称,枪一响,贾尼木汗连衣服都顾不上穿,甩掉妻儿老小骑马朝前山跑了。

  第二天,兵士们脱离小红柳沟,持续追击残匪。七连仍为前卫,四连殿后。刚转过一个山坡,就碰见一个头戴黑毡帽、身着藏青袍的哈萨克人,他下马后,把枪往地上一扔,双膝跪地,两手举起,嘴里叽里呱啦说着什么。

  经翻译问询,才知此人是个部落头目,跟从乌斯满暴动,东躲西藏,受尽困难,家人散了,牛羊丢了,部落老百姓也不那么听话了。他传闻与戎行不一样,这才决计屈服,还供给了匪首贾尼木汗住在白杨沟的情报。部队依据他供给的情报,加速行军速度,预备消除匪首。不巧,天降大雨,兵士们冒雨强行军80多里,深夜时分行至三道水泉,查找半响却不见土匪踪迹。

  这时有人说:“我们天亮行军,说不定把敌人甩在后头了。”副政委姜玉昆和四连、七连连长一算计,觉得有道理,指令部队往回走。快到白杨沟时,公然发现了土匪。姜玉昆调兵布阵,七连堵住山口,四连迂回到敌人侧后进犯。兵士们如出山猛虎,一边开枪射击,一边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土匪很快被击退。

  战役中,七连连长发现二三十个骑马的土匪妄图从南面山坡逃跑,遂指令八班前去截击。八班冲过一片开阔地,被一条河流挡住去路,兵士们跳进齐胸的水中向前游,冲上河边,架起机枪向敌群扫射。战土韩旗一连扔了几枚枪榴弹,炸得土匪人仰马翻。土匪看到东南西北满是,只得屈服。经指认,走在前面的那个穿戴黄呢料大衣、嘴边翘着八字胡的,正是第二匪首贾尼木汗。

  但由于山洪暴升,无法对土匪施行合围,乌斯满趁机在白俄卫队机枪维护下,从白杨沟经梧桐大泉、卡浪沟,东窜到雾浓区域。

  剿匪期间,接到西北军区指令:“为了完全消除叛匪,稳固社会治安,保证公民生命财产,安排甘、青、新三省会剿,一致由黄新廷军长指挥,必定全歼该匪于柴达木之台吉乃尔区域,削减我军解放西藏的困难。”一起,抽调榜首、

  二军、全军、四军25个连队4500多名官兵,展开三省大会战。还在张掖、酒泉、敦煌三县筹措粮草123万斤和一批御寒物资,安排60辆轿车和800匹骆驼,将战备物资运至前哨年年终,黄新廷命在甘肃的马队大队和驼兵团组成“甘肃进剿团”,团长李文彭,政治委员安骏。酒泉区域公署也发动各族公民组成一支具有900多只骆驼的支前运输队合作部队剿匪。“进剿团”在誓师大会上提出“活捉乌斯满,为公民立大功”的标语。

  1951年2月17日下午,“进剿团”兵分两路由甘肃敦煌向海子区域开进。戈壁的严冬,冬风飞卷,黄沙吼叫,雪片似刀戳锥扎。兵士们人不离鞍,再接再励,一天两夜疾行400多里,19日黎明前抵达海子战区。

  侦察员发现了土匪的露营地,上百座蒙古包绵绵一大片,是个近战歼敌的好时机!但是,右翼部队没有抵达,为不贻误战机,李文彭决断指令:四连替代右翼部队战役方位,从右侧建议进犯:三连从左边投人战役;侦察连从中路直捣敌营。

  兵士们纵马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冲向土匪的蒙古包,瞬间马嘶人喊,枪声高文。土匪还没理解过来怎么回事,严寒的枪口就顶在了他们胸前。兵士们用刚学会的哈语喝道,“不许动,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一些强盗们从残梦中吵醒,举手当了俘虏。

  然而在战俘群里,并没看到乌斯满。李文彭留少量军力押看俘虏,自己率大队兵

  马分三路追歼散匪。战到正午,四连兵士杨福海在头道沟击毙乌斯满的副司令。这时,三连连长派人飞马向李文彭陈述:“前面骑白马的便是乌斯满!”

  李文彭当即布置:“尽量抓活的。真实不可击毙,必定不可以让他再逃了。”瞬间,数百名铁骑向乌斯满逃跑的方向追去。兵士们举枪挥刀,直冲敌队,匪骑纷繁落马。乌斯满拼命前逃,不时回头向紧追不舍的兵士开枪。

  文明教员孔庆云英勇冲杀,一路领先。他机警地躲过乌斯满射来的枪弹,提缰磕蹬,奋蹄狂奔。就在两马接近的一瞬,孔庆云飞身离马,扑上去把乌斯满拉下马,两人滚在地上扭打起来。乌斯满身高体胖,蛮劲十足,用枪头戳破了孔庆云的脑门。孔庆云虽身单力薄,但毫不示弱。这时,飞马赶来的炊事员刘华林顺势用枪托猛击乌斯满的头部,乌斯满两腿一软瘫躺在地。孔庆云、刘华林用绳子将乌斯满五花大绑,押回营地。

  1951年4月29日,迪化市公民广场举行数万人的大众大会,公判乌斯满等人。经审判,乌斯满等人被判处枪决。

  剿匪大军消除乌斯满、贾尼木汗悍匪后,兵分三路围迪化南山之乌拉孜拜、司迪克、瓦里股匪。至11月,步骑大战4000多公里,与匪比赛于千里漠野、人鸟绝迹的冰峰雪岭。红旗所至,牧民手捧奶茶相迎,自动携枪跨马领路。总算在1951年11月23日将残匪一举消除,匪首乌拉孜拜、司迪克、瓦里、布隆加甫等被俘。

  从1950年到1953年,新疆3年多的剿匪中,合计毙、伤强盗1152人,俘匪4865人,归降42419人,缴各类7150支、弹药16.3万发,巨细家畜16.7万只,解放被裹胁牧民11.6万人。1952年起,遵循上级关于新疆少量民族区域维护和开展畜牧业经济的牧区作业方针,对降匪实施宽大政策,对残匪进行政治争夺,获得显著效果。新疆自此走上平和开展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