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传染病智能跟踪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病研究中心)等联合团队在《感染杂志》(Journal of Infection)发表的文章,报道了2004-2022年我国包虫病(棘球蚴病)的监测数据,总结我国包虫病防控现状和未来趋势。
包虫病(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一种由棘球绦虫(Echinococcus)引起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93万人死于包虫病,疾病负担高达87.1万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经济损失超过30亿美元。包虫病的传播涉及多种动物宿主,包括家畜、野生动物和犬类,其复杂的传播链和漫长的潜伏期(数月至十余年)使得疫情监测和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包虫病的关注增加,欧洲等地区已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监测和研究,但更多发展中国家仍缺乏全面的流行病学数据。中国作为包虫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在疾病监测和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该研究基于2004—2022年全国监测数据,对包虫病的流行现状、防控成效及未来趋势做了全面分析,旨在为全球包虫病防控提供参考。
2004—2022年,中国大陆共报告包虫病病例89,844例,平均年发病率约为3.45/百万人口。其中,囊型包虫病(CE)病例72,676例,泡型包虫病(AE)病例11,465例。女性发病率(3.87/百万)高于男性(3.05/百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262.07,P0.0001)。发病年龄大多分布在在30—49岁,占总病例数的41.15%。职业分布显示,牧民(38.76%)和农民(37.82%)是主要受影响人群。从地区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宁夏、甘肃、四川和内蒙古七个省份的病例数占全国总病例数的98.12%,其中青藏高原地区发病率最高,CE和AE的年发病率分别达到155.51/百万和46.95/百万。
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共报告CE病例72,676例,AE病例11,465例,混合感染(ME)病例678例,未区分型(IE)病例5,025例。其中,西藏、青海、新疆、宁夏、甘肃、四川和内蒙古七个西部省份的CE发病率高于全国中等水准(2.79/百万),累计病例数占全国总病例数的98.12%。青海、西藏、四川、宁夏和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的AE发病率高于全国中等水准(0.44/百万),累计病例数占全国总病例数的99.07%。在28个职业分类中,牧民和农民的病例数最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8.76%和37.82%。从地区分布来看,畜牧业地区发病率最高(53.96/百万),其次为农牧交错地区(12.92/百万),北方农业地区和南方农业地区发病率较低。
△2004—2022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包虫病病例的分布热力图(n=89,844)
截至2022年底,全国仍有15,554例CE、8,169例AE、255例ME和1,249例IE未治愈病例。基于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23—2030年期间,中国包虫病新发病例数将年年在下降,预计新增病例总数约为20,096例,其中CE病例约16,256例,AE病例约2,564例。2023—2030年平均年发病率预计为1.78/百万人口,较2004—2022年期间的3.45/百万下降48.41%。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新增1,858例包虫病病例,发病率降至1.32/百万人口,较2022年的2,603例和1.85/百万发病率下降28.63%。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覆盖KSRs的大部分省级行政区(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甘肃和宁夏)预计发病率将持续下降,而其他省份则主要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省级水平人类包虫病发病率的时间趋势变化分析(发病率以每百万人的病例数表示,包括2004—2022年的实际病例和2023—2030年的预测病例)
2004—2022年期间,中国大陆2,853个县级行政区中,1,187个县报告了CE病例,其中183个县的CE年发病率超过50/百万(WHO定义的高流行区),118个县(64.48%)位于青藏高原。AE病例报告于205个县,其中121个县(59.02%)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区CE和AE的年发病率分别为155.51/百万和46.95/百万,均为全国顶配水平。四川省西北部的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CE和AE的年发病率分别高达2,787.55/百万和2,008.63/百万。总体而言,KSRs的发病率明显高于PSRs,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这项研究的根据结果得出,包虫病在中国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近年来发病率会降低,但防控挑战依然严峻。女性、30—49岁人群以及牧民和农民是主要受影响群体。青藏高原地区发病率最高,提示该地区防控工作需逐步加强。未来几年,预计包虫病新发病例数将持续下降,但未治愈病例数仍较高,提示需要持续投入资源用来医治和防控。此外,跨区域传播风险和野生动物宿主的防控难度也为包虫病的长期管理带来挑战。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包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未来需继续加强多部门合作,推动“健康中国”倡议下的包虫病防控目标实现。